上海博物館重要館藏文物史頌鼎、魯侯尊、齊侯匜等,以及多年前上博從海外收購回國的商代晚期青銅器小臣系卣,目前都出現在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中。它們作為館內常設陳列器物,此次均為首次出館展示。此次展覽是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三方合作舉辦的交流展,展品逾180件。
2月25日,“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在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上博共計30件(組)古代青銅器和1件清代繪畫《愙齋集古圖》亮相其中,這也是上海博物館今年首次赴境外展覽。
“吉金鑒古”共展出橫跨商代至今的約180件展品,主要分五個部分,首先集中介紹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顏色、造型、組合特征,并設專室凸顯“禮器”概念;而后分別以宋徽宗、清乾隆對青銅器的收藏、著錄為代表,展示宋代、清代皇室藏古及仿古行為,以及由皇室引領的收藏文化;再延及清代文人收藏,以及當代對青銅文化的回望。
故宮博物院、芝加哥藝術館、上海博物館代表團(從左至右)出席開幕活動
作為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三方合作舉辦的交流展,展品逾180件,包括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以及美國幾個具有亞洲藝術收藏的博物館的珍貴藏品。其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柉禁組器、故宮博物院的“天下第一鬲”師趛鬲、上海博物館的小臣系卣等齊聚芝加哥向公眾展示。
小臣系卣
記者了解到,這件小臣系卣屬于殷墟晚期青銅器物。清末,它為晚清重臣、金石名家吳大澂所藏,并且記錄在他的收藏著錄中,當時命名為“祖乙方卣”。對于小臣系卣的現在命名,源于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先生對其銘文的釋義,即“小臣”下面的那個字,釋為“系”。當然,有關小臣系卣釋文的學術考證一直存在著不同觀點,即在“小臣”下面的字,清代人釋為“蠻”、“戀”等字聲旁,丁山釋為“攣”。這里不做詳細介紹。
小臣系卣全形拓片和銘文拓片
吳大澂非常喜愛這件青銅器,于是小臣系卣的全形及銘文拓片就出現在了《愙齋集古圖》(此次展覽的清代繪畫作品)中?!稅邶S集古圖》是吳大澂將自己的肖像及所藏器物繪于一幅,并和愙齋所藏青銅器物的全形及拓片以繪畫的形式集中裝裱而成的一幅長卷。分上下兩卷,上卷肖像由海派名家任薰所作,下卷肖像由胡琴涵落墨,而背景、器物則由善于“摹古”的畫家陸恢完成。這種表現文人齋室生活的題材歷代以來頗多流行,而象此卷融個人收藏與藝術形式于一體的“博古圖”則是晚清繪畫中風行一時的新樣式。
愙齋集古圖(下卷)局部
這件青銅器后來流失海外,2010又重現市場,其藝術和學術的價值自不待言。上海博物館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毅然斥巨資收購這件名器,使飄零異域多年的國寶重返故土,為中國古代青銅器陳列又增添了一個嶄新的亮點。
史頌鼎
魯侯尊
齊侯匜
據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介紹,上博參展文物中,史頌鼎、魯侯尊、齊侯匜等均為館藏重要文物,商代晚期的小臣系卣自多年前上博從海外收購回國后,一直是中國古代青銅館常設陳列的重要組成,這次是首次出館展示。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最為尊貴的禮器,后來成為歷代帝王、貴族、文人所喜愛的收藏品,是中國文化世代傳承的標志物,該展覽通過曾入藏宮廷、曾受古代文人鑒賞的各時期青銅器來展現中國悠久的青銅文化。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此次青銅器大展也被認為是美國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展覽之一,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汪濤介紹,“‘吉金鑒古’展覽將為觀眾展示出古代文物在歷史不同時期,使用、呈現、研究和收藏的鮮活狀態,希望讓觀眾從關注收藏的角度‘閱讀’青銅器?!?
此外,為了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博物館還將赴法國舉辦《中國芳香:中國古代香文化》、赴俄羅斯舉辦《上海博物館藏明代藝術珍品展》。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13日。